发布单位:扬中市群亿电力设备厂 发布时间:2022-6-25
常见故障
电缆线路常见的故障有机械损伤、绝缘损伤、绝缘受潮、绝缘老化变质、过电压、电缆过热故障等。当线路发生上述故障时,应切断故障电缆的电源,寻找故障点,对故障进行检查及分析,然后进行修理和试验,该割除的割除,待故障消除后,方可恢复供电。
电缆故障直接的原因是绝缘降低而被击穿.
主要有:
a、超负荷运行.长期超负荷运行,将使电缆温度升高,绝缘老化,以致击穿绝缘,降低施工.
b、电气方面有:电缆头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电缆头密封性差,潮气侵入电缆内部,电缆绝缘性能下降;敷设电缆时未能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层遭破坏,绝缘降低.
c、土建方面有:工井管沟排水不畅,电缆长期被水浸泡,损害绝缘强度;工井太小,电缆弯曲半径不够,长期受挤压外力破坏.主要是市政施工中机械野蛮施工,挖伤挖断电缆.
d、腐蚀.保护层长期遭受化学腐蚀或电缆腐蚀,致使保护层失效,绝缘降低.
e、电缆本身或是电缆头附件差,电缆头密封性差,绝缘胶溶解,开裂,导致站出现的谐振现象为线路断线故障使线路相间电容及对地电容与配电变压器励磁电感构成谐振回路,从而激发铁磁谐振.
截面校验
(1)按电压选择电缆:按照上述的一般原则中的第i一条进行选择。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计算方法与导线截面的计算方法一样。
(3)按照线路i大长期负载电流校验电缆截面Iux***Izmax
式中:Iux——电缆的允许负载电流(A);
Izmax——电缆中长期通过的i大负载电流(A)。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的就是这种选择方法,通常是先求出线路的工作电流,再按照线路i大的工作电流不应该大于电缆的允许载流量。
和口诀对照:
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i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导体之外材料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 (符合电力电缆, 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4mm ,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8mm )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 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 π 或护套厚度=( 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 ×0.1592
3、绝缘厚度薄点:标称值×90%-0.1
4、无铠装屏蔽护套薄点:标称值×85%-0.1
5、铠装或屏蔽护套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 根数={π×( 内护套外径+ 钢丝直径) } 钢丝直径×λ) 重 ÷( 量= π×钢丝直径²×ρ×L ×根数×λ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 π×( 挤前外径+ 厚度) ×厚度×L ×ρ
8、钢带的重量= {π×( 绕包前的外径+2 ×厚度-1) ×2 ×厚度×ρ×L } /(1+K)
9、包带的重量={π×( 绕包前的外径+ 层数×厚度) ×层数×厚度×ρ×L /(1±K) 其中:K 为重叠率或间隙率, 如为重叠, 则是 1-K ;如为间隙,则是 1+K ;ρ 为材料比重;L 为电缆长度;λ 绞入系数